欢迎访问休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服务热线:0559-7889126 | 0559-7889036
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
返回首页 >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徽省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2017—2021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8-07-10  访问量:225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20日



安徽省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2017—2021年)

为全面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内外贸一体、城乡双向流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现代商务平台体系,根据《安徽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1年)》(皖政〔2017〕74号),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以口岸、电商、物流为支撑的商务平台体系加快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一)开放口岸加快建设。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口岸10个,其中一类口岸7个,分别是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池州港、安庆港5个水运口岸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2个航空口岸,5个水运口岸均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水运口岸方面,拥有对外开放5000吨级以上的泊位2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个,件杂、散货、危货、滚装、集装箱各类码头齐全。长江黄金水道安徽段可常年航行5000吨级以上国际航行船舶,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池州港可靠泊万吨级船舶。航空口岸方面,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目前国际标准最高等级的4E级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年吞吐量300万人次。黄山国际机场达到4D级标准,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铁路口岸方面,蚌埠、阜阳分别是京沪、京九、陇海等铁路干线的重要枢纽。蚌埠铁路口岸已开通直达上海的铁海联运专列,合肥已开通至中亚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欧洲德国汉堡的货运班列以及至宁波的铁海联运班列。合肥空港、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安庆港分别获批建设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粮食等9个指定口岸。全省水、陆、空大口岸格局初步形成,成为中部地区口岸数量最多、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电商发展繁荣活跃。“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推进“电商安徽”建设意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全省电商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1094亿元。合肥、芜湖2市入选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安徽(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庆智慧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三)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物流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5.4%提高到2015年的5.8%。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省“两纵五横三联”交通综合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1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543公里、一级公路达383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4124.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354公里。合肥市成功申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安徽合肥商贸园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安庆、阜阳、马鞍山、芜湖等市列入国家二级布局城市,全省初步形成以华源现代物流园、合肥宝湾国际物流中心、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港口物流基地、芜湖港朱家桥综合物流园、蚌埠皖北徽商物流港、合肥中外运物流中心等省级示范园区为代表的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物流园区,一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随着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省口岸、电商、物流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目标要求相比,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口岸经济发展不足。缺乏外向型大企业、大项目入驻,临港经济、临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沿江地区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经济总量有限,口岸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是电子商务面临新挑战。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商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本土龙头企业缺乏、市县电商聚集效应差、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全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不足,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较为突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亟待规范。物流信息、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水平偏低。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推进口岸、电商、物流和自贸区建设为重点,按照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思路,强化项目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现代商务平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整合优化全省商务平台资源,统筹区域、城乡商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商务平台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促进商务平台体系城乡双向互通、内贸外贸互融、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同步提升技术装备、服务和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商务平台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强化一体化协同发展,统筹规划全省商务平台布局,合理配置商务平台资源,促进各类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谋划推进、滚动实施一批重大商务平台建设项目。

坚持突出重点、消除瓶颈。针对开放发展平台不强不多,物流发展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强化商务平台“补缺、提效、升级”,加强商务平台连接线建设,消除瓶颈制约,打通连接阻点,提升商务平台综合效益。根据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需求,适度超前谋划建设重大商务平台,增强现代商务平台对扩大开放的引领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全面深化商务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建设体制、管理方式、运营模式、政策体系创新,努力破解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增强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发展活力。

四、发展目标

到2021年,全省高效畅通的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大省,逐步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和现代口岸发展体系。

——全省口岸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5500万吨,国际集装箱运量超过200万标箱,口岸进出境人数超过140万人次。

——全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4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2600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0亿美元。

——全省建成综合保税区4个,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6个,公共海外仓30个。

——全省建成10个以上多式联运重大工程,20个左右省级物流示范园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力争建成创新驱动强劲、体制机制高效、高端产业集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为自主创新先行区、政务服务创新先行区和内陆开放发展先行区。

五、重点任务

(一)实施口岸开放提升工程。

1.优化口岸布局。推进全省口岸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推动合肥依托航空、港口、铁路等建设全省综合枢纽口岸。推动将芜湖港建设成国际集装箱枢纽,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打造成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港建设成江淮航运枢纽,蚌埠港建设成淮河航运枢纽。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发展国际客货运,提高航班密度,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通达国际的航空运输口岸群。加快合肥、蚌埠、阜阳等铁路枢纽口岸建设,做强中欧国际班列货运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内陆铁路运输口岸。加快皖北、皖西、皖东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设内陆“无水港”,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内陆公路运输口岸。(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相关市人民政府等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专栏一  口岸开放项目

一、规划新增开放口岸和扩大开放口岸

(一)马鞍山港、芜湖港、池州港、铜陵港、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马鞍山港口岸扩大开放乌江港区,芜湖港口岸扩大开放裕溪口港区,铜陵港口岸扩大开放永丰、横港港区,池州港口岸扩大开放梅龙、牛头山和香口港区,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长风、皖河农场港区。

(二)合肥中欧班列铁路场站对外开放。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对外开放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北站等中欧班列铁路场站。

(三)池州九华山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池州九华山机场临时开放直航韩国、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包机,申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四)蚌埠港、阜阳港设立二类水运口岸。在符合省有关规定前提下,对外开放蚌埠港、阜阳港二类水运口岸。

(五)淮北、宿州、淮南、滁州等市设立铁路“无水港”。在符合省有关规定前提下,对外开放淮北、宿州、淮南、滁州二类铁路口岸。

(六)亳州、六安、滁州、宣城等市设立公路“无水港”。在符合省有关规定前提下,对外开放亳州、六安、滁州、宣城二类公路口岸。

二、做大做强水运口岸

(一)马鞍山水运口岸。抓住“以港兴市”和扩大开放郑蒲港区的有利时机,开辟江海联运和内支线业务,发挥进境肉类、粮食指定口岸功能,扩大口岸直运量。

(二)芜湖水运口岸。利用打造安徽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成上海洋山港的重要喂给港的有利条件,发挥进境肉类、粮食指定口岸功能,加大国际集装箱内支线密度,扩大口岸集装箱运量。

(三)铜陵水运口岸。利用第七类固体废物进口指定口岸的有利条件,发挥进境水果、粮食指定口岸功能,加快国际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运量。

(四)池州水运口岸。抓住扩大开放梅龙、牛头山和香口港区的重要机遇,实现口岸运量快速增长。

(五)安庆水运口岸。利用港口重组改制和扩大开放长风、皖河农场港区的有利时机,发挥汽车整车进口和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口岸运量快速增长。

(六)合肥水运口岸。利用打造江淮航运枢纽的有利时机,实现口岸运量快速增长。

三、开拓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

(一)合肥航空口岸。充分利用和发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功能作用,加大原有航班密度,增开合肥至欧美国际客货运航线。

(二)黄山航空口岸。抓住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有利时机,争取早日开通黄山至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航线。

(三)池州九华山机场。充分利用临时开放的时机,开通直航韩国、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包机。

2.加强口岸建设。按照“集约节约、共享共用、便利监管”原则,统筹口岸主体工程与查验设施规划建设,整合优化口岸监管设施资源和查验场地,对新设口岸的查验场地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各查验单位共享共用。拓展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口岸码头、仓库、集中查验区及口岸现场查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利用口岸岸线资源,优先发展国际集装箱和外贸进出口货物专业化公共码头。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口岸承载能力和综合效益。(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省交通控股集团、省投资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省港航集团,相关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3.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复制推广中国(上海)等自由贸易区试点经验,结合国家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顶层设计方案和标准版的推广应用,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免费供企业和个人办理进出口相关业务,提高国际贸易供应链各参与方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2017年建成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省口岸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域对接合作,力争实现长三角区域大通关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企业信用信息互认,监管执法信息共享。(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负责)

4.发展口岸物流。支持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支持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运营,尽快形成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省推广,促进跨境电商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口岸结合其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申建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粮食、原木、种苗、食用水生动物等进境指定口岸和整车、药品进口口岸。加快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市已获批的进口水果、肉类、粮食、冰鲜水产品等进境指定口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促进产业开放发展及辐射周边的带动效益,扩大进境指定口岸直接进口规模,增强口岸物流吸引能力,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沿海、沿边、沿江和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家等口岸国际物流合作,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发展航运、金融、保险、保税物流等临港服务业,繁荣国际采购、分销、配送、中转和商品展示交易等临港商贸物流业,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5.培育港口企业。鼓励港口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建立组合港,打造港口集团,提升港口整体竞争力。鼓励民间资本、外资与我省港口运营企业、国际集装箱运输和生成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内外大型船务公司和知名船代、货代企业在我省港口、机场和铁路货站设立分支机构、增加班线和设立还箱点,鼓励国际集装箱生成企业从本省口岸出运,引导国外客商将我省口岸作为指定装船口岸。加快口岸智能物流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加快贸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代理、船舶代理、航运经纪等口岸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形成规范、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进全省水运、铁路、航空口岸联盟整体对外合作。(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合肥海关、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市政府等负责)

6.强化口岸管理。加强全省口岸运量统计、通关效率和发展状况监测分析,为口岸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推进实施口岸动态管理,探索开展动态管理试点。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推行口岸分级管理,按照口岸的功能定位、客货运量,探索实施国际枢纽口岸、国家重要口岸和地区普通口岸三级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通关诚信体系和法治体系。改进通关便利化服务,全面承接落实国家下放的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负责)

(二)实施“电商安徽”建设工程。

7.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投入和环境建设,重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社区电子商务、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为抓手,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网络,满足电子商务物流需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推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广泛应用,2017年底前确保96%以上行政村通光纤,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促进社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以社区生活服务业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电商企业整合社区现有便民服务设施开展电子商务配套服务。支持中小城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总结推广成熟经验,培育扩大网络消费市场。加快研究制定支持本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流程控制、信息共享和数据统计等管理规范。(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省供销社、省邮政管理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各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8.加快电子商务主体培育。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来皖投资兴业,积极引导本地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和承接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来皖设立总部、搭建平台、拓展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业、各领域普及应用,积极组织网商与网货、线上与线下、企业与平台等各类交流及资源对接活动,支持本地电商企业成长。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鼓励文化、旅游、家电、汽车、能源、原材料、食品、农产品、中药材等行业龙头企业,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平台,培育发展垂直细分领域本土行业电商平台。(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国资委、省供销社、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负责)

专栏二 “电商安徽”重点项目

合肥市:合肥智慧产业园、顺丰速运智能分拣合肥基地、合肥跨境电商监管区、合肥邮件处理中心、合肥云谷电商园、合肥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京东安徽(长丰)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庐江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中科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

宿州市:壹度电子商务(配送)产业园项目、宿州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中国云谷宿州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宿马园区互联网科技小镇项目。

蚌埠市:安徽怀远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蚌埠五河电商产业园、蚌埠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项目。

阜阳市:太和县国际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阜阳快递产业园、阜阳阜南电子商务产业园、阜阳互联网+医药智慧商圈、阜阳界首市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中国循环经济慧聪产业带电子交易中心项目、阜阳“青云小镇”项目、安厨(阜阳)农产品电商产业园、阜阳市电商孵化园、阜阳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

淮南市:阿里巴巴淮南运营中心服务平台项目、淮南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淮南市快递物流产业园、淮南微萃3D VR虚拟配镜O+O销售平台项目、淮南寻鱼趣电商平台—互联网+传统行业转型、安徽凤台电商物流产业园。

滁州市:滁州云伙计服务外包基地、滁州网来云商滁州大区建设项目、滁州皖苏互联网产业园、滁州科技局电商孵化中心、滁州华融跨境电商园项目、滁州定远县电商产业园集聚区项目核心区建设、中国(凤阳)互联网+农合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滁州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滁州明光市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园区、滁州明光市电子商务CBD(产业综合体)。

六安市:大别山电商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迎驾电子商城、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六安过湾智能消费与实体体验园、六安舒城电商产业园、中国六安羽绒制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六安裕安区义利康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大运亨通电子商务产业园。

马鞍山市:安徽长三角电商建材产业园、中国供销当涂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

芜湖市:芜湖互联网+食品全渠道商业模式二期项目、芜湖松鼠小贱电商产业园、芜湖松鼠城、芜湖凡臣大厦。

宣城市:宣州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宣州)。

池州市:池州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品牌体系暨全国林产品电商平台、池州青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池州皖南300村。

安庆市:安庆聚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互联网+)建设项目、安徽润业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安庆岳西县农产品网销公共品牌培育项目。

黄山市:黄山创业小镇项目、黄山歙县青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

9.促进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促进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融入传统经济领域,开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协调发展局面,加快形成网络化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林产品、农林地区加工品进城,方便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形成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开展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创新流通企业经营模式,拓展供应链综合服务增值空间,开创以交易为核心、多种交付服务为支撑的B2B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局面。鼓励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支持实体企业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建立全渠道、全天候联系,发展体验消费。(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林业厅、省供销社等负责)

10.强化电子商务示范带动。重点培育一批商业模式新、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电商企业、平台和项目。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认定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支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支持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11.发展电子商务要素市场。加快电子商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产业载体、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等要素资源产业化。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发展电子商务人才服务市场,落实国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公益性培训。发展技术服务市场。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自动识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各类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持建设各类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业基础技术应用服务。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电商经营主体入驻。加快整合航空、铁路、水运等交通服务资源,优化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布局和物流配送网点,统筹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创新仓储、运输及配送模式,加强智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幅提高配送效率。(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各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12.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统计监测体系、信用、安全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切实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大力发展移动互联基础网络,推进重点电子商务聚集区WIFI无线网络覆盖,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建立电商统计监测体系,依托电商平台、产业园区、电商企业等载体,采取典型统计和科学推算相结合的方式,厘清和明确电子商务各业态及配套行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健全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提高交易安全保障水平。(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统计局等负责)

(三)实施物流发展壮大工程。

1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加快构建以综合交通通道为主骨架,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高等级航道网为支撑,航空运输服务覆盖全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动形成“一园、四区、多点”的区域布局和“两纵、三横”网状物流通道,全面融入全国物流大循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蚌埠、阜阳等全国性或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加快规划建设合肥北站、阜阳北站、马鞍山郑蒲港等一批重点交通物流枢纽工程和多式联运基地以及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物流示范园区。优化各种运输方式在线路、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促进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加强仓库、堆场、接驳、停车场等转运设施建设,改善物流装卸、搬运、分拣设备,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加强城市配送中心规划,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优化城市商业区和社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加快快件分拨(转运)中心等骨干快递设施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各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专栏三  物流业发展重大项目

一、物流园区项目。重点建设合肥商贸物流园、淮北中易物流园、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宿州佳达创智物流园、蚌埠迅捷物流园、阜阳公路物流港、滁州鸿耀物流园、六安信实传化公路港、六安翔盛现代物流园、马鞍山郑蒲港综合保税区、芜湖万开物流园、芜湖江北集中区华盛现代物流园、宣城双桥物流园、新兴际华铜陵东港物流园、池州站前区物流园、安庆物流园、黄山皖新物流园等项目。

二、多式联运项目。重点建设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淮北青龙山无水港铁路物流园、亳州高铁新区现代物流园、宿州宿马园区皖北中铁物流园、蚌埠皖北徽商物流港、蚌埠普洛斯物流园、阜阳铁路物流港、阜阳颍州港物流园、滁州港综合物流园、马鞍山郑蒲港二期、芜湖航空港亚洲物流中心、芜湖宝特铁路物流综合基地、芜湖中桩港口物流园项目、铜陵江北现代物流中心港区、安庆铁公水联运项目、黄山空港物流园等项目。

三、物流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安徽洲峰电子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合肥中财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淮北传化公路港信息平台、宿州高新区云计算物流信息中心、蚌埠皖北物流信息中心、阜阳太和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滁州苏滁现代物流中心、六安城南现代物流园信息平台、马鞍山马钢物流信息平台工程、芜湖海元智能网仓项目、芜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推广应用项目、宣城传化物流公路港等项目。

四、物流标准化项目。重点建设普洛斯肥东物流园项目、顺丰速运智能分拣合肥基地、芜湖托盘非改标及循环共用项目、芜湖家电城市配送及渠道标准化改造项目、芜湖日用快消品终端标准化配送体系建设项目、芜湖城乡邮政配送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芜湖标准托盘生产线改造及智能化项目、马鞍山联合快递产业标准化建设等项目。

五、城乡配送物流项目。重点建设合肥乾龙现代物流园、宿州宿马城乡配送物流中心、合百大蚌埠皖北全渠道智能物流园、蚌埠华运物流配送中心、阜阳华源现代物流园建设项目、滁州明光广大物流园项目、马鞍山当涂农资及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芜湖林安商贸物流园、安得物流芜湖城乡综合配送中心、宣城联邦物流大市场、铜陵车站新区快速消费品物流中心、安庆岳西县物流配送中心、黄山天旺特色农产品冷链及仓储物流等项目。

14.加快物流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加强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各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发展和信息共享,推动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卸货站点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进港口、码头、货场、物流园区设施现代化。推进物流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加快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冷链等专业物流设施设备的研发应用。完善以物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补充、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支撑的物流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一批有影响力的物流地方标准。加大物流标准实施力度,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参与专业领域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制定工作。积极采用适合我省物流业发展的国际先进标准。选择大型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售后服务平台、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等,开展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加强重要物流标准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等负责)

15.推动国际物流发展。加快推进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以及蚌埠(皖北)、合肥空港、安庆(皖西南)、安徽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复制推广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增强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打造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加强商务、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海事、国税等单位联动,实现保税物流园区仓储运输、信息服务、海关监管、报关退税等一条龙服务。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支持省内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在线交易、支付结算、跨境配送,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提供物流服务保障。建立口岸物流联建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负责)

(四)实施自贸区创建工程。

16.推进政务服务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推进“3+2”权责清单及服务清单,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省编办、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17.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以建设创新人才自由港、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放式的国家级“双创”基地等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增强全球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优质产业资源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探索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节约能源、环境友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等)

18.推进内陆开放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与沪浙苏一体化发展,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加快长江内河航运开放,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相适应的投资贸易机制,探索内陆一体化开放大通道新模式,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托省政府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各市、县政府要建立相应统筹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本辖区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商务平台建设资金,加大对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投入。支持各地依法依规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优质国有资产、上市公司股权等方式,提升融资平台公司实力,增强现代商务平台体系建设项目融资能力。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强现代商务平台建设项目谋划,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鼓励各地通过招商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吸引资金投向现代商务平台建设领域。

(三)强化规划实施。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规划项目化、项目工程化的要求,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省商务厅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规划执行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落实规划年度检查、中期评估和终期验收制度,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